第六十七章:日军突袭营口
11月12日晚间,就在李英帆接到乔副司令员的预先号令时,大田正雄师团长率领着他的第10空陆旅正在对营口北郊的中国守军发动了进攻。此时,他可不是一支孤军。他的身后是他的第4空陆师团,而第4空陆师团的身后,则是第18空陆军团。漫山遍野的日本部队,或者说,嫩松战场上的日本“中国派遣军”的第6方面军,正以大田为先锋,向营口开进着。
当嫩松战场美日联军最高指挥官李微将军于11月5日晚,将战线划分为:红旗峡、摩战岭到松阳城的“左地域段”,松阳城到海岸线的“中地域段”;海岸线一直到黄海和东海的“右地域段”后。随着日本第1方面军加入战场,日本在嫩松的“中国派遣军”极为振奋。他们着力要求下一阶段主要“承包”李微将军所指的“中地域段”的全部作战任务。而大田的第4空陆师团就是整个“中国派遣军”的前锋。
营口市,是地处松阳到章武直线连线中间偏向东南的一个港口城市。南对渤海湾,东接大连港,西南有铁公路直奔章武,西北有松阳。是嫩松地区仅次于松阳、大连的的第三大战略要点。而大连又是中国北海舰队的主要驻泊地。由于松阳的失陷,北海舰队的大部舰艇已经撤离大连,正把营口作为第二大驻泊地。
美日联军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尽快拿下营口,孤立大连。从“空海一体战”的战略层面上,尽快把丹东、松阳、营口、大连一直到韩朝共和国(按逆时针画圈)的广大区域,变成美日联军“稳固的”后方基地,然后,立足这块基地,沿着海滨地势,发动对锦州的攻击,一直打到秦皇岛的山海关附近。至于建立“嫩松国”,都是基于上述战略目标完成的步骤上。
当日军第4空陆师团展开对营口北郊的攻击后,营口保卫战就此打响。不过,大田此时并不打算展开真正的攻击,他先要进行试探性攻击。目的是测试出守军的夜间防御能力,然后利用日本空陆部队先进的夜战能力于行进间迅速突破,直抵100公里外的营口城际。
据守营口北郊的正是松源县预备役团的两个步兵营。该团一个营就在松营公路278公里处的里程碑附近的前沿警戒阵地上。但装备的落后和人员尤其是指挥与参谋人员训练的不足,使这个距离团部59公里的步兵营,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二十分钟内就被打散。而日军强大的战场电磁遮断能力使他们甚至连报告一声的机会都没有。这样,全团甚至不知道这个营在少了一个建制连的情况下的任何声息。
第10空陆旅的侦察营行动了。这些日本侦察兵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近身狙杀的高手。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知道日军中有这样的部队。尽管他们不像中国军队那样,经常参加这个参加或那个什么名目的世界侦察兵大赛拿个第一名的。由于美国长期对日本国防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对日本军队各军兵种部队建设的严密监视,他们表面上是“队属侦察兵”,实际上是不亚于美国、俄国甚至中国的世界一流特种部队。他们几乎是“忍术”修炼出来的。此时,他们从两个步兵连的接合部渗透到团部附近了。30名日军侦察兵赤着上身,涂抹着伪装油泥,背后一把武士刀,腰际别着手雷,正隐蔽在团部掩蔽部门口30多米处。他们的身后,横卧着几具哨兵的尸体。带队的一个家伙向团部方向一挥手。这帮家伙拨出了武士刀,一声不吭冲上去。不到10分钟,在武士刀的砍杀下,警卫排的士兵和团部的参谋干事只看到黑旋风般的“忍者”们,就稀里糊涂地送了命,甚至被杀人者捂住了嘴,连最后的哀嚎声都没让发出。团长指挥室中的一名参谋似乎听到什么声响,刚一探出头来,一柄短刀嗖地飞进他的嘴里,连啊都没有喊出来。这时候,团长和政委才发现不对劲,但已经晚了。正在团长举起手枪击发时,一道亮光,他的整个右臂被砍掉了。而政委尚未拨出枪来,一柄长刀就捅进胸口。然后,带队的家伙,拿起团长的电话,向通信排要了通播,用熟练的嫩松方言冒充团部的作战参谋口气,命令所有的人向后撤退到本队的预备阵地中。有连长提出异议,那个家伙严厉说“执行命令”,然后立即挂断。
5分钟后,所有据守一线战壕的连队开始向自己身后三百米的预备阵地移动。就在大部人马在开阔地运动时,一瞬间,天空中挂满了照明弹。正在运动的人惊呆了,用手臂掩着,奇怪地你看我我看你。就在大家楞神时,雨点般的大口径炮弹接着落了下来。又5分钟后,照明弹熄灭,这一队日本侦察兵利用这个当口,袭击了团的通信排。再接着,灯火通明,大地轰鸣。不到20分钟,这个由两个营花了三天时间修建起来的团级野战阵地,就耸起了日本的太阳旗。而城际方向似乎感觉到了炮声,派出无人机。3架大型无人机刚一露头,就被空陆防空战车击落,几架“蜂鸟”无人机侥幸传送回战场视频。
“日军偷袭!”一声惊呼打断了正在熟睡的营口警备区吴司令员的美梦。这些天他太累了。前几天他刚从师级警备区升格为军级警备区。他本人直接从正师升为正军职。根据军委的命令,他把从松阳撤退到营口的27集团军和38集团军的残部总共不到一个师的兵力作为警备区的基干,同时大量将各县预备役团和城区各警备分区预备役团迅速整合成一个步兵军的架子来。按照他的预想,再给他几天时间,他就可以把警备区所属的杂七杂八的部队整合成一支像模像样的“野战”军来。他此时就睡在作战值班室中,这一声惊呼让他胖胖的身体差一点从床上滚下来。
“参谋长呢?参谋长呢?”他也大呼起来。不一会儿,门外一个戴眼镜的“军人”进来了。这人进来后,先立正,后敬礼,虽然动作不是太标准,但还算认真。
“我的大老板,你就不要这样了。你给我说说看,日军怎么个偷袭我们了?”吴司令员急着走过去,差一点拽起对方的手来。
“根据我们MBA的训练程序,我们应当此时研究情况,定下决心。依我对美国人的了解嘛,不对,依我对日本人的了解嘛,他们应当是棋高一招,偷袭我们的。……”
这个“参谋长”讲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话来,让吴司令哭笑不得。他也没办法,这个“参谋长”本来是要与他这个正宗军人竞争司令位置的。但在会上,他指出他没当过兵,虽然是企业大老板,又是某个著名智库主任出身,是不可能统兵打仗的。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此人虽然没当成“司令”,但还是做了他的“参谋长”。虽然他心中极为胀气,却没办法。毕竟,他现在不是纯粹的军队系统的人。他想向国防部报告,但报告还得地方领导阅示后才可同意。这些天,幸亏他原来的作战处长是野战军出身,才东拼西凑的,把人马搭配齐。就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在值班室里睡了一个好觉。
实际上,由于战争初期,谁也没料到嫩松战场上的战略要地——松阳很快被联军攻陷,而导致嫩松战区中国军队兵力兵器的巨大损失。原本以为,松阳到营口之间的诸多预警阵地是可以起到“隐真示形”,吓阻联军的战略目的的。但由于日本大田这个家伙对中国孙子兵法中的“诡道”十分了解,加之他很会利用“中国线人”获取情报。在以大田为前锋的联军——尤其是日军的“梳剿攻势”展开后,一夜之间,这些预警阵地迅速土崩瓦解。
即便这样,更主要的是,营口已经成为中国海军北海舰队的主要驻泊地以及海军陆战第2师的驻防地。再加营口也是空陆第12军的机动作战地域。所以,鉴于兵力兵器一时难以补充,营口警备区的升格只是为了告诉美日联军,营口正在成为一个坚固的要塞区。其实,如果这一切按照中国方面的意图顺利推进的话,营口就真的会是嫩松地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在大田的第4空陆师团的导引下,日本“中国派遣军”的主力正在脱离松阳联军的主要防御地带,正向营口快速推进。当然,这一切动作,李微将军是清楚的,因为他知道这是“梳剿攻势”第二阶段。但有一点,李微将军绝对不清楚的是,在11月6日晚,日本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发来一个密电。密电的内容大体意思是:以第6方面军全部压向营口,独力攻占此战略要地,全歼中国北海舰队,保障联军随后在大连展开的空海战。其中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日本人绝对不便于告诉李微将军。但小小的大田师团长却洞若观火,所以,他通过第6方面军,向李微将军呈报了那份“梳剿攻势”的战略构想计划。
吴司令哪里知道这么多,他要紧的就是赶紧弄清松源预备役团遇到袭击后的各方面情况,此时他面对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大老板兼著名智库主任的“参谋长”,根本不想听他平素滔滔不绝的战略点评和军事分析,只想听听他的参谋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
“吴司令,现在的情况是,敌强我弱,我方被偷袭,我们应当马上动员老百姓坚壁清野,大打人民战争。要像打斯大林格勒会战那样,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你少他妈的少放大屁,老子要的是具体的情况分析。”吴司令终于忍无可忍了。“哎,哎,你怎么骂人了?你要给我道歉。我是有后台的……”
“参谋长”显然也火了,吴司令懒得理他,就直接找他的作战处长了。
“你这样不听下级的建议,分明是瞎胡闹!我要告你——”
“参谋长”跺着脚对着吴司令的背影骂开了。旁边的值班参谋差一点笑了,他好像看到某个小品演员的舞台剧表演了。但,值班参谋没想到的是,几百架美日联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20分钟后,就要在他们的头顶上拉屎拉尿了。
此时,天际麻麻亮,大田的第10空陆师团还有30分钟就要打到营口城际了。13日3点时,庄兴国的空陆第36师刚刚接收完所有的空陆战车,正在调整所属旅和营两级的编制编成呢。天色大亮时,他的通信机接到参谋长何江的预先号令:“空陆第36师:限你们于11月13日19时全部满员齐装,向营口开进。军长李英帆,政委刘衡江,参谋长何江 2049年11月13日3时30分于章武……”
